网站首页 协会动态 行业快讯 标准质量 营销讲堂 展会信息 品牌报道 团体标准
协会简介 会员风采 建筑节能 信用体系 商机对接 求职招聘 名企推介 联系我们

福建正式吹响装配式建筑冲锋号

[发布日期:2017-07-27 11:32]

在工厂生产部品部件,用机械在现场拼装——盖房子,由建造迈向“制造”。

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和载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建筑质量的根本保证。

这是建筑产业的一场革命。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为此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对我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

福建正式吹响装配式建筑冲锋号!

中央在部署 制定目标 力争用10年时间新建筑占比达到30%

中国的装配式建筑是从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但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进展一直缓慢。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重新成为建筑领域的发展热点。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装配式建筑的号角声声催。

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会议决定,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指导意见》规定了八项任务,明确了标准体系、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装修、工程总承包、推广绿色建材、确保工程质量等八方面的要求。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在部署。

2017年3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行动方案》明确了十项重点任务:一是编制发展规划;二是健全标准体系;三是完善技术体系;四是提高设计能力;五是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六是推行工程总承包;七是推进建筑全装修;八是促进绿色发展;九是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十是培育产业队伍。并提出了落实支持政策、创新工程管理、建立统计上报制度、强化考核监督、加强宣传推广等五项保障措施。

福建在落实 力争上游计划到2025年 新建筑占比达到35%以上

中央的部署就是号令。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在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产业基地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落实建设项目。我省积极稳妥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挥工程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我省装配式建筑项目稳步增长,今年新开工的建设项目有27个,分别为:中建(闽清)建筑产业园办公楼、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楼、首开龙湖·春江彼岸二期1#楼、瑞达国际金融中心项目、龙海市月港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龙海市紫云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等。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了169.7万平方米。

加快基地建设。去年我省在完成产业基地(园区)投资工程包35.83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完成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园区)投资工程包建设32.5亿元。截至目前,陆续投产的PC生产基地有:福建建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泰生产基地、中建(福建)绿色建筑产业园、福建建工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基地(一期)、福建省泷澄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漳州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中建智欣预制构件厂、福建鸿生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筑产业化项目、闽南高时工业化基地。实现了福州、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南平、平潭综合实验区的PC生产基地布点。到2017年底,我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基地产能预计将达到174万立方米。其他类型的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如钢结构、新型墙材、集成式厨卫也在建设中,在我省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为规范我省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实现建筑高品质,省住建厅先后发布了《福建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模数协调技术要求》《福建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13个规范文件、4本地方标准和2本图集,启动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11本已列入编制计划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和7本图集的编制工作。这些标准规范与住建部近期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互为衔接补充,基本能够满足福建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去年,福建省住建厅组织编写了《福建省装配式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福建省装配式建筑培训教材(施工安装)》培训教材;组织各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装配式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近550人分别参加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开展装配式建筑培训班。通过省建筑产业办、省建筑产业化协会通过邀请专家举办研讨会、讲座和新媒体等方式宣贯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理念。

各地在行动   产业基地建设率先突破 工程项目雨后春笋

建筑产业现代化,已在我省悄然拉开序幕。

敢于争先、勇于争先。2017年5月,福州市政府率先公布了《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争创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政策扶持上规定:1.计容面积奖励。对自主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其预制外墙或叠合外墙的预制部分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核算,但不超过该栋建筑的地上建筑面积3%。2.财政奖励。由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项目专项奖励政策,对于实施范围内装配率达到规定标准的非政府投资项目,每增加10%装配率,按计容面积予以100元/平方米财政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3.产业化基地奖励。对于建筑产业化生产企业在本地所生产产品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福州市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这里已建成有:福建建工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基地(一期)、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福建鸿生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筑产业化项目、博那德房屋科技产业园、金强(福建)绿色墙体系统制造商、福建朗创建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新型墙体结构的生产基地。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年产能达到66万立方米。大力助推福州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进程。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不断涌现:中建(闽清)建筑产业园办公楼、福州市强制医疗所、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楼等11个项目,建筑面积达77.4万平方米。在土地出让中明确规定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有15个项目,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6月6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题课题示范工程和住建部“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启动区)综合楼项目已顺利封顶。这一综合楼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率为92%,建筑面积6346平方米,建筑高度22.9米,共6层。项目应用了八大技术创新:BIM建模技术;全过程可追踪五维信息技术;装饰与彩色混凝土技术;清水复合保温外墙板;节点铝合金模板技术;快速支撑系统;预制四边不出筋叠合板;主次梁牛担板连接技术。这些技术创新对我省推广绿色智慧建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龙海市装配式建筑和消能减震有机结合。龙海市目前建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基地有福建省泷澄建筑工业有限公司漳州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基地年产能7万平方米PC构件。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在建和已完成招投标的项目有:龙海市紫云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龙海市月港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龙海市月港中心小学、龙海市月港中心幼儿园、龙海市四馆一中心(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工人文化馆、新闻中心),建筑面积为28.9万平方米。其中龙海市月港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为我省第一个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保障房项目。龙海市月港中心小学在结构设计上,将现代消能减震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学校建筑,通过设置约束屈曲支撑(BRB),降低预制装配难度,有效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龙海市四馆一中心是我省首个应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大型复杂公共建筑,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功能需求,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消能减震技术进行了有机组合,以期在经济性可控的前提下,发挥装配式的技术优势。

产业在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和工业化、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倒逼传统的相关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催生新兴的产业。

原先从事传统施工的企业通过优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引领战略新兴产业的定位,投资建设装配式生产基地,转型升级具备了设计、生产、施工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如,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泷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施工企业。北京榕商青年促进会与兆易集团有限公司和省外从事装配式建筑的知名企业——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在福州江阴工业园兴建榕青汇(福州)绿色建筑示范产业园。

原有从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生产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拉长产业链,带动企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如,福建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从原先生产铝型材、传统门窗等转型升级生产集成式门窗。

部分传统建材生产企业抢机遇,积极创新产、研、施工一体化的产业协同模式。如,从事硅酸盐板材生产的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施工装配式维护系统示范楼。从事管桩生产的福建鸿生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智欣建材集团等建材龙头企业也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兴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生产基地。

 

来源:福建日报